UWS News公司动态
今日大暑,夏正浓
今日大暑!
一年中最热热热热热的时候!
俗话说
小暑大暑上蒸下煮!
知道大暑过后的下一个节气是什么吗?
——立秋!
所以
大暑就是一年中温度的巅峰!
“暑”这个字,上面的“日”是烈日当空,赤日炎炎;下面的“者”就是“煮”的本字。
“暑”的意思是天热如煮,古人把天气热到极点称之为“暑”,那么“大暑”就是最热,气温最高,天地间热气蒸腾,犹如蒸笼。《管子》:“大暑至,万物荣华。”
大暑孕育着成熟,万物感暑气而奋发,在自然天地里各争其时,野蛮生长,展示生命的丰盛、辉煌和多姿多彩,一如这个季节琳琅满目的瓜果。
大暑,就是生长的奔赴、生机的大成、生命的朝圣。谚语说:“大暑无酷热,五谷多不结。”
大暑时的高温本是正常的气候现象。如果此时没有充足的光照,气温偏低,那么水稻、棉花等喜热作物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,秋后也就很难见到“稻谷金浪翻滚,棉花白云朵朵”的景象。
暑热让我们很无奈,但是,“人在屋里热得燥,稻在田里哈哈笑”,生机勃勃的盛夏,正孕育着丰收。
也许我们眼里的大暑就是湿热蒸煮,但其实在湿热的背后,是人们在酷热下的一种修行。
大暑有三候
一候腐草为萤
腐草为萤,是古老中国的一个美丽传说。
草是世界上极普通极渺小的生命,它有着一岁一枯荣的命运安排,在古人的诗意想象中,它化为萤火虫,又延续了一段美丽的生命。
而萤火虫也只有20多天的寿命,夏末初秋以后,依然只会剩残骸葬于枯草,等待来年再次腐朽重生。
二候土润溽暑
不执于生,不怨于死,轮回的,只是生命的光。
一切渴望,恋慕,一切光明的,美满的结局都要付出代价。或许这代价正是粉身碎骨万劫不复,但人生没有对错,只有值得不值得。
“土润溽暑”,溽是湿的意思,湿气浓重,气候闷热。因为湿气积聚而招致大雨滂沱,所以三候“大雨时行”。
在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里,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依次对应五行中的东方木、南方火、西方金、北方水。
从冬到春,从春到夏,从秋到冬,就是水生木,木生火,金生水,唯有从夏到秋特殊,变成了“火克金”。
古人认为从夏到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,秋被夏压制着,“土润溽暑”致使秋天不敢露头,需要潜伏一段时间。白居易诗云:“金火不相待,炎凉雨中变。”
三候大雨时行
在夏秋金火搏斗的过程中,“大雨时行”起到了水克制火的作用,从而引出了秋天,大暑之后就是立秋了。
大暑如同人到中年,感悟到了命运的玄机:巅峰之后要懂得收敛、退让,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:缺憾才是一种圆满。
曾经丰盛的生命终有一天将走向荒芜,青春也要寂寂无声地落下帷幕,就像土墙头上的青苔,在雨季过后,在风沙中变得干瘪憔悴。
各安其命是众生的归宿,开到荼蘼花事了,一切终归于苍茫。生如夏花之绚烂,死如秋叶之静美,众生自当各安其命。
各安其命,应该是对生命历程的坦然接受,不盛大,也不浩荡,却有一种荣华之后的淡然。
活色生香的盛夏充满诗情画意,“水晶帘动微风起,满架蔷薇一院香”,然而盛夏短暂,流光易逝,绿肥红瘦,应该倍加珍惜!
大暑习俗有哪些?
饮伏茶
伏茶,顾名思义,是三伏天喝的茶。
古时候,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,
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,
且每个凉亭里都有专人全天候煮茶,
免费供给来往路人解渴。
晒伏姜
伏姜源自中国山西,河南等地,
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,
与红糖搅拌在一起,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,
于太阳下晾晒。充分融合后食用,
对老寒胃,伤风咳嗽等有奇效,
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。
烧伏香
烧伏香是说大暑这天
要去庙里祈祷风调雨顺,求雨消暑。
送“大暑船”
送“大暑船”是浙江沿海地区,
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,
其意义是把“五圣”送出海,
送暑保平安。
大暑养生
大暑时节,
除了要劳逸结合、保证睡眠、多喝水外,
更要格外注意饮食调理。
热在三伏
多吃苦味、清热解暑的食物,
如绿豆汤、冬瓜等,
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
如山药、大枣等,以增强体质。